银水是自刀狼

如果被我删评拉黑,不用感到抱歉,毕竟听不懂人话不是你的错,只是你我不太适合互相交流,就不要浪费彼此的时间了。

【杂谈】李世民不好写

我早就发现一件有趣的事,关于李世民的小说、戏剧等作品,民间的多集中于前半段,官方的多集中于后半段,仿佛很难找到跨越两个时期的优秀作品。

什么原因呢?我想可能是因为,李世民这个人本身就给人一种割裂感,仿佛他的前半生和后半生是搭不上的。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秦王李世民是战无不胜的名将,或许还是阴谋诡计的野心家(其实不是,但架不住就有人这么想),而唐太宗是励精图治、从善如流的明君。一文一武,这两个形象完全无法揉到同一个人身上。就算强行解释成玄武门之变对他影响太大,也总是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转折。

要解决这个问题,无非是两种思路,要么对李世民的性格做出一些修改,要么就前半生和后半生里面只选一个来写。

选前者的作品是有的。其实传统的戏曲演义基本上都是,他们都是前半生找后半生——秦王本来就是贤王,所以太宗也是明君。我们先不讨论魔改历史的问题,至少这个思路是可行的,单看作品本身,比较能够令人信服。还有后半生找前半生的,谁呢?电视剧《贞观之治》,太宗整天跟吃了炮仗似的,而且文学上一窍不通,李泰编出《括地志》他高兴得像个含辛茹苦半辈子终于供儿子考上大学的文盲老父亲似的,“我们家终于出了一个读书人了”。至于电视剧《贞观长歌》,只是套了李世民的名字,从头到尾演的根本就不是他,不提也罢。

第二种思路,就导致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情况,民间集中于前半段,官方集中于后半段,很少有跨越两个时期的优秀作品。

为什么民间集中于前半段,官方集中于后半段呢?其实也很好理解。民间的作品,当然是怎么好写怎么写。李世民的前半生,从晋阳起兵到玄武门之变,打天下、夺天下,很容易理出一条明确的线索,那么结构上就非常连贯、紧凑,一般人来写都不会出问题。而官方的作品呢,总要考虑到一些现实意义,贞观时期治理国家的事显然更值得拿出来调度一番,反而是前期横亘着一个玄武门之变,比较容易踩雷,不如干脆不提。这里值得提一嘴京剧《贞观盛事》,这部戏里面“前朝”指的都是隋炀帝那一朝。如果只看这部戏,你完全意识不到还有武德朝的存在,你会以为隋炀帝之后的皇帝就是太宗……

其实太宗时期的事情,确实很不好写。治理国家,千头万绪,贞观君臣做了很多事,好事都是好事,可就是太琐碎了。尽管有《资治通鉴》按时间整理,《贞观政要》《册府元龟》等按类别整理,对于创作者来说还是很难抓出一条线索。好事挑花了眼,眉毛胡子一把抓,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抓不出线索来,结构不清晰,作品就散了架。

这个问题真的很不好解决,电视剧《贞观之治》就是栽在这上面了,所以它不好看。因此,很多创作者退而求其次,不再对贞观做全局式的描写,转而集中于某一个事件,或者是若干个能够理出一条线索的事件。

例如,京剧《贞观盛事》就将万国来朝、释放宫女、朝服劝谏几件事拉在一起,抓出李世民和魏徵双主角,正好用京剧里常见的生净戏模板,结构上相当紧凑、完整。人物方面,我觉得这是我在戏曲里看到的最符合历史的李世民形象,英武、暴脾气、从善如流都表现出来了,而且这个度把握得相当好。京剧《洛阳宫》是个喜剧,主角是房玄龄,把公主陪嫁、修洛阳宫拉在一起,然后让房玄龄去劝谏,结构上也非常好。人物上呢,李世民爱老婆爱孩子表现得很突出,也肯听人劝。当然,这两出戏都存在“李世民后期沉迷享乐”的洗脑包,《贞观盛事》还黑了长孙无忌。不过艺术有艺术的规律,为了戏剧冲突不得不在人物形象上做一些让步,但它们毕竟没有歪曲人物精神和时代风骨,主题也都不错,我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

前不久还看了一出剧本,礼平《含风殿》,真是让我感觉非常遗憾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文笔古朴优雅,人物塑造也很好,太宗身上烈性与仁慈、性情与理智的度把握得非常出色。但很可惜,在结构与主题上出了大问题。在结构上,《含风殿》是把李承乾谋反与征高丽拉到一起了,采用了一个波斯使者江斯哈尔的视角,试图把事件串联起来,但是效果不佳,让人感觉中间是断裂的。一方面,江斯哈尔这个人物没有深度参与到事件里,总是个旁观者,常常是别人撕心裂肺昏天黑地,不是作者特意提一笔你甚至反应不过来江斯哈尔也在呢。另一方面,感情上不连贯,前半段太宗是个心碎的老父亲,后半段踌躇满志地去打高句丽,中间的转折是什么呢?转折就是长孙无忌在宴会上排了一场《秦王破阵乐》……大概是作者也意识到问题了,又抓了一条魏徵之死-亲书碑文-推碑悔婚-重新立碑的线索,但是这终究只是一条副线而已。主线清晰的情况下,副线就好比榕树的气根,独木成林,蔚为壮观。可是主线断了,那就成了骨头断了打石膏,谁看不出来你有毛病呢。还有主题,事实上我真的看不出来它的主题是什么。前半段的主题仿佛是父子冲突,后半段的主题仿佛是君舟民水,可是最后魏叔玉转述魏徵遗言,又开始指责李世民“乱臣贼子”,然后李世民还崩溃地信服了,彻底混乱了。所以你看,魏徵这条打石膏的副线,不仅没把结构上的问题找补回来,反而把主题搅得更加混乱。按我的想法,还不如拆成两部作品,这样各自的结构和主题都圆满,也不用打石膏了。真是可惜了这么好的文笔和人物塑造。

END

评论(15)

热度(141)

  1. 共1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