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水是自刀狼

如果被我删评拉黑,不用感到抱歉,毕竟听不懂人话不是你的错,只是你我不太适合互相交流,就不要浪费彼此的时间了。

呼吁剧版《长歌行》架空(转自@唐朝吧官微)

近日,改编自夏达漫画《长歌行》的同名电视剧开拍。这部电视剧在宣传中以“历史”“大唐”为卖点,剧方表示要“追根历史,严谨改编,为大家献上一幅呈现贞观风范的大唐画卷”;同时,漫画作者对粉丝表示,合作方“非常尊重原作者”。然而,漫画本身却存在严重的歪曲历史事实、抹黑正面历史人物的问题。因此,在去年此剧传出开拍消息时,我们就通过邮件、电话、举报信等方式向广电总局反映过此问题,希望官方严肃处理。

现在电视剧《长歌行》已经开拍,考虑到以下问题:1.电视剧面向大众,应当担负起责任,不应一面以历史为卖点,一面歪曲历史、抹黑正面历史人物,误导大众,这是原则;2.在疫情逐渐平息的阶段开拍电视剧,能够活跃经济,稳定就业,这本身有利于国计民生;3.电视剧目前已经凝聚了很多人的劳动,不应全盘否定。因此,我们将诉求改为:剧版《长歌行》架空背景,并将所有真实历史人物改名。

下面将分别从架空的必要性、可行性与优越性三个方面来详细论述此问题。


一、必要性:歪曲历史没道理,改为架空免争议

关于漫画原作歪曲历史的事实,以及改编自漫画的剧版《长歌行》可能会踩的雷,我们在此前已经有过详细的说明。这里从架空的必要性的角度,再次进行描述和分析。


1.唐太宗追杀隐太子李建成的女儿

在漫画《长歌行》中,女主角李长歌是唐隐太子李建成的女儿,“玄武门之变”李建成与李元吉被杀,他们的后裔无一幸免,女主角也遭唐太宗派人追杀,被迫出逃。

这是不符合事实的。

历史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们都在“玄武门之变”中被杀,但是他们的女儿都没有被杀,后来也都按制度封为县主。根据现有的出土墓志,隐太子李建成至少有5个女儿,封号明确可考的有闻喜县主和归德县主,巢剌王李元吉至少有7个女儿,封号明确的有和静县主、寿春县主、文安县主、新野县主和归仁县主,她们都安然出嫁且善终。


2.房玄龄草菅人命

在漫画《长歌行》中,房玄龄是女主角的老师,为掩护女主角出逃,纵火焚烧茶肆,杀害无辜人命,事后还轻描淡写地说:“真可惜,这家店的点心,我很喜欢的。”

这是对一代名相房玄龄的严重污蔑。

历史上,房玄龄是唐朝的开国宰相,他不仅在唐朝开国的统一战争中立下大功,还在随后的贞观之治中辅佐唐太宗治理国家,长达二十三年,直到寿终。房玄龄兢兢业业,“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他才华出众,为人又宽厚谦逊,“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房玄龄在政治上主张宽厚仁和,作为《贞观律》修订的领导者之一, 他“审定法令,意在宽平”,(《旧唐书·卷66·房玄龄传》)《贞观律》最初“简死罪五十条,从断右趾”,后来又“除断趾法,改为加役流三千里,居作二年”。这样一位宽仁谦逊、鞠躬尽瘁的贤相,在当时和后世都是有口皆碑,他实在不应被歪曲成一个草菅人命的残忍狠毒之人!


3.贞观君臣抛弃朔州

在漫画《长歌行》中,突厥颉利可汗趁唐太宗刚刚登基,入侵唐朝,在渭水与唐朝订立盟约之后,唐太宗在杜如晦的建议下,放弃了朔州,使朔州百姓面临被突厥屠城的厄运。

这完全是无稽之谈,是对贞观君臣的严重污蔑。

历史上,突厥颉利可汗趁唐太宗刚刚登基,入侵唐朝,陈兵长安城下,并派心腹执失思力出使以观虚实。唐太宗面斥执失思力,将之囚于门下省,随后,带领六名文武大臣轻骑出渭水便桥,与颉利可汗隔水而语。“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随后,诸唐军纷沓而来,颉利可汗大惊,只得请和,双方订立盟约,突厥收兵而退。(《资治通鉴·唐纪七》)颉利可汗献马三千匹,羊万口,唐太宗不受,令颉利可汗归还突厥掠夺的中国人口。(《资治通鉴·唐纪八》)在敌人兵临城下的国难关头,唐太宗挺身而出,以大智大勇屈人之兵,一场可能致国家于危亡的大祸消弭于无形。事后,唐朝不受突厥献上的马、羊,而是要求突厥归还掳掠的中国人口,可见贞观君臣以人为本,绝不会以牺牲百姓为代价换得一时苟安。

对于漫画中提到的,被贞观君臣作为“弃子”的朔州,历史上有明确的记载。唐太宗即位后,贞观元年即任命张公谨为代州都督,管理代、蔚、忻、朔四州。(《旧唐书·卷39·地理二》)张公谨上任后置屯田以节约粮饷转运,又前后言时政得失十余事,为安定唐朝北方边境作出了重要贡献,张公谨也因此成为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旧唐书·卷68·张公谨传》)贞观君臣抛弃朔州百姓、任由突厥掳掠屠杀,这是完全无视史实的胡编乱造。

另外,唐太宗对于主权问题一贯表现出“寸土不让”的态度。贞观二年,契丹归降唐朝,突厥颉利可汗要求以割据北方的军阀梁师都交换契丹,遭到了唐太宗义正辞严的拒绝:“契丹与突厥是异类,现在他们来归附,你们凭什么索取?梁师都本是中国人,窃据我们的土地,残害我们的百姓,突厥接受他们、庇护他们,我们兴兵讨伐,你们就来救援,他们就像锅里的鱼一样,早晚会被我们消灭。就算一时办不到,也不会用归降的契丹百姓去交换!”(《资治通鉴·唐纪八》)漫画《长歌行》无视史实,将守土有功的唐朝中央政府和边防将士塑造成抛弃百姓的小人,这极大地扭曲了时代风貌。

贞观二年,突厥寇边,有朝臣请征发民众重修古长城,唐太宗没有接受,并指出突厥亡在朝夕,豪迈地放言:“我正要为您扫清沙漠,哪里用得着劳动百姓远修障塞!”(《资治通鉴·唐纪八》)事实证明,唐太宗说的并不是空话。贞观三年十一月,唐朝出兵六路,以李靖为正、张公谨为副统一指挥,讨伐突厥。次年正月,李靖率三千精骑夜袭定襄,大破突厥,李世勣又破突厥于白道。二月,李靖与李世勣会师,又破颉利可汗于阴山。三月,唐军生擒颉利可汗,不可一世的突厥汗国就此灭亡。(《资治通鉴·唐纪九》)

漫画中建议唐太宗放弃朔州的杜如晦,在真实的历史中,是贞观一朝著名的贤相。杜如晦为人宽容,以德报怨,叔父杜淹与杜如晦兄弟不和,在追随王世充时,害死了杜如晦的兄长、囚禁他的兄弟杜楚客。后来秦王李世民破王世充,杜如晦却在兄弟杜楚客的劝说下宽恕了杜淹,并替他向李世民求情,杜淹才得豁免。在唐朝统一战争阶段,杜如晦与房玄龄都是秦王李世民的左右手,有“房谋杜断”之美誉。唐太宗即位之后,他“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典章制度皆出二人之手,不仅在当时名满华夏,更是在后世成为贤相的典范。不幸的是,杜如晦积劳成疾,正是在唐军大破突厥期间病逝。杜如晦的英年早逝令唐太宗十分悲恸,他因此“哭之甚恸,废朝三日”。(《旧唐书·卷66·杜如晦传》)

总之,抛弃国土和百姓,这是不容含糊的原则问题,电视剧不应延续漫画原作的错误,在这个问题上歪曲历史。


4.回纥人金发碧眼,是突厥臣属

漫画中的回纥人是金发碧眼,与其他民族的黑发黑眼明显不同。在漫画中,回纥女子弥弥古丽还表示“突厥是回纥的主人”。

这极度歪曲了历史。

在真实的历史中,回纥是匈奴之裔,本号铁勒部落,起初依附突厥,被称为特勒。隋炀帝大业元年,突厥处罗可汗攻击特勒诸部,尽杀他们的数百名首领,从此以后,两族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贞观初,回纥与突厥交战,大破其众,由此声势大振。贞观年间,回纥接受唐庭册封,遣使入贡,因破薛延陀有功,太宗“以回纥部为瀚海府,拜其俟利发吐迷度为怀化大将军兼瀚海都督”。(《旧唐书·卷195·回纥传》)因此,回纥人从来没有金发碧眼的特征,在漫画的背景下也不是突厥的臣属,漫画这样描述是严重错误的。


5.隐太子李建成打下了唐朝的半壁江山,唐太宗是“窃贼子”

漫画《长歌行》中,借旁人之口指出,隐太子李建成为唐朝打下了半壁江山,之所以失败身死只是因为没有“一早防着这个弟弟”。而女主角还指责唐太宗是“窃贼子”,并一度表示“诛杀李世民,夺回长安就是我的道”。

这种对历史的歪曲,令人感到十分震惊和错愕。

我们本以为,秦王李世民在唐朝统一战争中的功劳,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史实,是不需要科普和讨论的。在唐朝统一全国的战争中,秦王李世民先后消灭了盘踞甘、凉的薛举、薛仁杲父子(今甘肃),南下河东的刘武周、宋金刚(今山西),洛阳-虎牢之战一举擒获窦建德、王世充,又消灭了河北刘黑闼反唐的有生力量,而山东徐圆朗则震慑于秦王武功而投唐。只要打开中国地图,就不难发现,几乎全部的北方汉地能够统一于唐朝,都是秦王李世民的功劳,更不要说后来的唐太宗又把漠北、西域纳入版图。在《全唐文·卷3》中,我们可以查到唐高祖的《禅位皇太子诏》,其中对李世民的战功有这样的描述:

自云雷缔构,霸业伊始,义旗之举,首创成规,京邑克平,莫非其力。……薛举负西戎之众,武周引北狄之兵,蝟起蜂飞,假名窃号,元戎所指,折首倾巢。王世充藉府库之资,凭山河之固,信臣精卒,承闲守险;建德因之,同恶相济,金鼓才震,一纵两擒。师不踰时,戎衣大定,夷刘闼於赵魏,覆徐朗於谯兖。功格穹苍,德孚宇宙,雄才宏略,振古莫俦,造我大唐,系其是赖。

在唐高祖笔下,自晋阳起兵以来李世民战功赫赫,就连最初建立唐朝的“义旗之举”和入关中、定都长安都“莫非其力”。唐高祖历数李世民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打败薛举父子、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徐圆朗的战功,然后得出结论,创造大唐都依靠李世民,可谓恰如其分,令人信服。

反观在漫画中“打下了半壁江山”的隐太子李建成,在历史上又是怎样的呢?用当时的太子中允王珪、洗马魏徵的话来说:“秦王功盖天下,中外归心;殿下只是因为年长才位居东宫,没有大功来镇服海内。”(《资治通鉴·唐纪六》)若说秦王李世民“打下了半壁江山”,没有丝毫问题,时人和后人都会赞同,可是漫画中怎么能说隐太子“打下了半壁江山”呢?

古往今来,不乏有论者高度评价李世民在统一战争中的功劳,并且认为他本来就应做天子。例如,苏辙认为:“盖天心之所副予,人心之所归向,其在太宗者审矣。”司马光认为:“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李贽认为:“盖此天下乃太宗上献之太祖,非太祖下传之太宗者也。”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唐高祖由太宗得天下,遂寝其祀”。既然我们承认这一点,那么女主角“窃贼子”的指责又从何而来?“夺回长安”又是什么道理呢?


6.贞观是乱世

在漫画中,女主角在流云观看到难民的悲惨情景,思想发生了转变,立志要“击杀乱世”,将“兴唐”作为自己的理想。

这种对历史的歪曲,简直令人疑惑,作者到底为什么要设置这样一个背景?历史上有那么多乱世等着“击杀”,何必要把故事强行挂在贞观这个众所周知的治世上呢?即使是贞观初期,国家多灾难,也不能说是“乱世”。贞观元年,关中饥荒,一斗米价值一匹绢;贞观二年,蝗灾;贞观三年,洪涝。由于唐太宗勤于政事,安抚赈济,老百姓也不曾叹息抱怨。到了贞观四年,全国大丰收,流浪的人都回到乡里,一斗米不过三四钱,全年判死刑的只有二十九人。东至大海,南到五岭,家家都不用关院门,出远门不用带粮食,在路上就能取得给养。(《资治通鉴·唐纪九》)

“贞观之治”是我们民族的一段辉煌历史,它奠定了盛唐的基础,开创了一个王朝自信、豪迈、开放、包容、豁达、进取的精神。贞观君臣的丰功伟绩,不仅在当时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更为后世留下了闻过则喜、虚心纳谏的美谈,以及恪尽职守、仁政爱民的典范,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唐太宗李世民被各族共尊为“天可汗”,在当时就享有世界范围的美誉。玄奘法师西行,见到印度的戒日王,自云来自“摩诃至那国”(即中国),连戒日王都知道那里有个“秦王天子”以大慈悲平定海内,结束战乱,治理国家,德泽远播。(《大唐西域记》)在后世,“贞观之治”也为历代所称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个时代的精神已经深深烙印在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中。杜甫看到山河破碎,生民涂炭,想起了“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白居易看到人民苦于蝗灾和恶吏,感慨着“贞观之初道欲昌,文皇仰天吞一蝗,一人有庆兆民赖,是岁虽蝗不为害”;王安石看到边民为天灾和徭役所迫流离失所,写下“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直到一千年之后,蒙古大汗林丹汗的名号中犹有“大太宗”,指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留下的一系列历史资料,如《贞观政要》等,不仅在古代树立了治理国家的良政典范,在现代也具有十分厚重的文化价值。祖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应当珍惜和继承,而不应玷污和歪曲。


以上几个问题,有的是容易改正的,有的一旦改正就难免伤筋动骨。其中:

1.唐太宗追杀隐太子李建成的女儿,如果改正,那么一开头女主角出逃就毫无理由,整个故事的基础就不复存在;

2.房玄龄草菅人命,由于女主角因此事结识了亲人都被烧死的小男孩阿窦,如果改正,就难免要对这个配角做很大的修改;

3.贞观君臣抛弃朔州,由于女主角因此事结识了男主角,一旦改正,就涉及到整个故事线索的大改;

4.回纥人金发碧眼,是突厥臣属,金发碧眼想必电视剧不会照搬,但回纥的地位涉及到故事背景,恐怕牵一发而动全身;

5.隐太子打下了唐朝的半壁江山,唐太宗是“窃贼子”,这个问题应与第一个问题连在一起看,如果都改正,那么女主角在前半部分的动机就难以说通,反而显得无理且矫情;

6.贞观是乱世,由于流云观的难民是女主角思想转变的重要一环,如果照实反映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则女主角的人物塑造就难以完成,反而会给人一种“放弃报仇转而兴唐,其实是因为大势已去,女主角不过是投机”的感觉,非常不利于人物和主题的表达。

总之,电视剧若要将漫画原作中歪曲历史的部分都改正,那么背景、人物、情节乃至主题都会伤筋动骨,这不仅对于剧方来说十分头疼,想必也是漫画粉丝不愿看到的。因此,我们认为,电视剧改为架空,不涉及到任何真实历史,也就不需要对历史负责,免于争议,这是一种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法。


二、可行性:漫画原作细节优,改为架空不用愁

在与漫画粉丝的交流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疑虑,那就是原作的唐朝背景非常契合女主角的气质和风采,如果改为架空就完全没有感觉了。

我们认为,这完全是不必要的担忧。

背景、气质和风采不是空喊能喊出来的,也不是只要把背景安在某一个真实存在的朝代,读者和观众就能自己脑补出来的,因为读者和观众也没有经历过历史上的那些朝代,能不能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氛围,还是要看细节是否真实感人。举个例子,《红楼梦》也是架空,难道读者因此就感受不到繁华末世的氛围了吗?读者会觉得《红楼梦》“完全没有感觉”吗?并没有吧。相反,钟鸣鼎食之家的生活细节,处处都显得意趣盎然。事实上,只要细节到位,架空也一样富有真实感;反之,无论挂在哪个朝代都只会显得不伦不类。

据漫画粉丝表示,漫画原作《长歌行》非常精致,细节画得十分到位,因此能够打动人。既然如此,我们认为架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因为漫画原作表达氛围并不是靠空喊,也不是靠挂在唐初这个特定的时代(事实上它根本不符合历史),而是靠大量的细节。那么,只要电视剧继承漫画原作的优点,就不愁不能打动观众。


三、优越性:背景本为故事设,改为架空好创作

既然把故事挂在历史背景上,就应当对历史抱以敬畏之心。我们并不反对二次创作,但是二次创作也应有底线,贤相草菅人命、贞观抛弃国土、明君窃国大盗、指仇雠为臣属、指治世为乱世,这都是突破底线的事,难免引来非议。况且,当下古装剧的创作越收越紧,如果因为歪曲历史的问题导致电视剧不能过审,那对剧方和为此付出劳动的演员和工作人员来说,都是非常遗憾的事。但是,只要改为架空,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无论是小说、漫画还是电视剧,在文艺创作中,背景总是为人物、情节和主题服务的。改为架空之后,历史背景的限制不复存在,电视剧的创作就会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这不仅便于剧方按照艺术规律合理调度背景、人物、情节和主题,也便于演员发挥演技,塑造人物。因此我们认为,剧版《长歌行》改架空,实在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

评论(58)

热度(184)

  1. 共9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